世界粮食日(World Food Day,缩写WFD),是世界各国政府在每年的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。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是有特别意义的,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10月16日。
世界粮食纪念日,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(简称“联合国粮农组织”)大会决议中确定的。它的宗旨是唤起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视。
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,1946年12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。到1997年,有成员174个国家和地区。其宗旨是:“改进粮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效率”,“改善农村人口状况”,“帮助发展世界经济和人民免于饥饿”。大会为最高权利机构,每两年开一次会。
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中确定:1981年10月16日,是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。此后,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作为世 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。
历年世界粮食日主题–
1981年:粮食第一 (Food Comes Furst);
1982年:粮食第一 (Food Comes Furst);
1983年:粮食安全 (food Security);
1984年:妇女参与农业 (Women in Agriculture);
1985年:乡村贫困 (Rural Poverty);
1986年:渔民和渔业社区 (Fishermen and Fishing Communities);
1987年:小农 (Small Farmers);
1988年:乡村青年 (Rural Youth);
1989年:粮食与环境 (Food and the Environment);
1990年:为未来备粮 (Food for the Future);
1991年:生命之树(Trees for Life)。旨在增强人们植树造林、保护森林的意识,强调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,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林业与环境、林业与土地、林业与水资源,特别是林业与农业生产等相关性的认识。目前,全世界每年被砍伐的森林面积达170公顷,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;
1992年:粮食与营养 (Food and Nutrition);
1993年:收获自然多样性 (Harvesting Nature’s Diversity);
1994年:生命之水(Water for Life)”,以强调全球缺水的严重状况和合理用水的必要;
1995年:人皆有食 (Food for All);
1996年: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(Fighting Hunger and Malnutrition)。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,以唤起国际社会注意长期存在的世界粮食问题,鼓励各国努力发展粮食生产,促进各国在这方面的合作,为在本世纪内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而斗争;
1997年:投资粮食安全 (Investing in Food Security) “,以敦促世界各国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积极行动起来;
1998年:妇女养供世界 (Women Feed the World);
1999年:青年消除饥饿 (Youth Against Hunger);
2000年:没有饥饿的千年 (A Millennium Free from Hunger);
2001年;消除饥饿,减少贫困 (Fight Hunger to Reduce Poverty);
2002年:水:粮食安全之源 (Water: source of Food Security);
2003年:共同努力创建战胜饥饿国际联盟;
2004年: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
2005年:农业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
2006年:农业投资促进粮食安全
2007年:“食物权”,即每个人都拥有获得足够食物的权利。